「美麗少年」座談會感言 20090929建華國中於2009年9月29日下午1:00在學校會議室舉辦一場由 陳俊志 先生帶領的「美麗少年」紀錄片研討會。 第一階段:先由 陳 先生陳述拍攝本片動機,實遠源於他讀景美國中的那三年。 陳先生是位外貌俊秀,身材稍嬌小的男士,當年讀的是升學班。當時同年級的十幾個班級,只有兩班是升學班,他們教室位於辦公室的旁邊,享受著校內最好的資源。 隔著不遠距離的另一棟教室,那裡只有破爛的桌椅──所謂的放牛班,真的每班裡就有幾個成分非常複雜的學生。可怕的是,當時的電影正流行著一些由楊惠珊、陸一蟬等人主演的社會寫實片(例如女王蜂),片中充滿黑社會與虐待人的情節。於是,年幼的陳導演眼看著另一棟教室每天上演著由強壯的男女同學模仿著片中情節,用著不同的手法,欺凌著和他體型相似的弱小同學。這種場景,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我想,對於一個沒有能力反擊的孩子,實在是一種深刻的傷害,那種煎熬,即便受虐的不是自己,但是那種恐懼與希望得到拯救的心情,應該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當 陳 先生漸漸長大,確定自己的志向就是要拍片,那時,便是他將這些內心的陰影投訴出來的時刻了。 陳先生爭取到四十萬的經費,經歷一年的時間,完成了「美麗少年」這部紀錄片。 但是這其中有著另一個面向,就是 陳 先生是位男同志。他為著伸張同志的人權,而用他的作品做為傳達,所以,這部紀錄片,是以同性戀的男孩為結婚主題。 第二階段:放映國際馳名的得獎名作「美麗少年」。 片中分為三段,分別敘述三個不同背景的高中、高職男孩。第一位男孩就讀高中,他的父母都有很不錯的職業,家庭環境不錯,家中有兩個男孩。應該是哥哥先知道弟弟是同性戀者,他非常支持弟弟。哥哥的女友,也有著開放的觀念,片中有演一段他們三個人一起吃麵,一起談論弟弟的男朋友的劇情。 當父親知道兒子是同性戀時,他非常積極的去瞭解同性戀;母親即使一時很難過,但她也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這個溫暖的家庭中,完全沒有半點的責備。這一段影片採用平和的敘述法,在男主角要出國留學前,他選擇用書面向男友提出分手。之後,他也有從國外打電話回來關心本片的進度。 第二個個案,是以比較衝擊的劇情出現。三個高中學生激烈的爭論著。其中一個責備著另一個為什麼要把親密的行為傳得人盡皆知?那個被責備的分辯著他只是類似和「姊妹淘」分享他的愛情,並不知道會被拿來作為談話資料。 三個小孩中,有人是蹺家的孩子,可是他在片中說他知道家人愛他,他也愛他們。片中有些他們偷偷抽煙的鏡頭,可能是傳達他們的想要叛逆。 班上同學或認識的朋友知道他們是同性戀的,並沒有特別異樣的對待他們,大家在鏡頭前很自然的回應著。 第三個個案佔了全片大約一半的時間,拍攝的是藝人小丙高中最後一個學期和他畢業後的一段時間。小丙不愛讀書,但對於扮演舞者有濃厚興趣,在學校時就有參加扮裝秀西裝的比賽。在大學落榜後,就選擇了扮裝秀做為職業。非常難得的,他的父親只因為「這是我的兒子」,於是開著車子載著他到處表演,扮裝秀的服飾非常麻煩,爸爸當起了助理。 爸爸對兒子是同性戀並不願接受,但是因為「他是我兒子」,做父親的表示願意陪伴兒子成長,也許有一天兒子會有別的選擇。他有期望兒子是「假性同性戀者」,但是,無論如何,他願意無條件支持自己兒子。 片中三個個案的家人、朋友對於案主都是溫暖以待,可能這也是因為拍片者曾深刻體會傳播媒體的力量,他要把這些回應帶到理想的方式,作為電影觀賞者模仿的範本。 第三階段:這個階段應該是今天參與本會的重點。建華國中是兩性教育中心,今天舉辦的是校際研討會,此次題目主題為「多元性別」。 麥克風從我們這邊開始,我傳給身旁的Sara,她提出很保守的兩個議題:1.同性戀和遺傳學的關係。 2.如果面對「假性同性戀」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什麼幫助?陳導演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後來Sara說她也是),他略有激動的說他對於同性戀的基因問題完全沒有興趣,這方面應該是 洪蘭 教授最有研究,而他有興趣的在於爭取同性戀者的人權。他說研究同性戀者在基因上的問題,在他而言,有如研究複製羊一樣的有爭議性。並且,研究同性戀基因這個動機,就已經是把同性戀當成不正常的狀況,他是不能接受(其實是很憤怒)的。 第二,關於「假性同性戀」,他更激動的說:「在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假性襯衫同性戀這個名詞」。Sara 立刻澄清,「假性」只是借用片中台詞,並沒有別的意思,重點是在以教育的立場能給學生什麼幫助。陳導演表示,當年同性戀方面的研究及所有資源,掌握在以 晏涵文 教授為首的一組人手中,是他們提出這個名詞,所以他在做劇本時才把這個名詞放進去。 他表示Sara是個科學研究的愛好者,和他正好相反,但是可以彼此尊重。我再度覺得囧,因為他顯然並不打算做任何學術討論或教育研究。 麥克風往後傳,可 能因為 老師們都感覺到陳導演的情緒問題,所以大家都沈默了。終於,又一位富禮 國中的 老師發言。她表示她的學生中,有兩個女孩來對她說她們是同性戀,她非常低調的處理,她認為主旨應該在陪伴她們度過,並不宜大張旗鼓去宣揚她們是同性戀。社會上有些人使用激烈手段例如遊行之類的,反而使他們特殊化。 張導演立刻非常激動的表示,這位老師根本沒有真正瞭解同性戀便來發言。他認為這位老師對同性戀的態度是冷漠,就如同曾發生過的長庚醫院的性騷擾案中,護理長每次出庭時的態度──被摸一下有什麼了不起?──完全沒有尊重同性戀者的人權。 張導演在場中投了一枚炸彈。不同於他的,在場參與會議者,是來研討教育議題的,大家是教育工作者,不是權力鬥爭者。所以,場子一下冷了下來。陳導演完全不接受 那位 老師的澄清,他極力痛批 那位 老師對同性戀者的不尊重。然後,沒有人再發言。主辦老師點名建 華國中 老師發言,只訂做禮服得到例如片中小丙說每次回頭看到有家人在後面,就很有安全感還是很溫暖之類的不痛不癢的話。 當時我不瞭解他的憤怒來自何處,只知道他在我理解之外忿忿的提及好幾次「中產階級」,彷彿這是個迫害同性戀的主要族群。但是我深刻感受到他來這裡只是宣揚他的理念,正如他所說他是來做鬥士的,但是,這個顯然是到了一個不對的場地。 後來聽到他說他年幼時,家中曾是富貴家庭,但因父親生意失敗,後來都靠母親在國外辛辛苦苦的做任何一種可以賺錢的工作,他的父親從那時起,沒有賺過一毛錢。然後在知道他是同性戀之後,用盡難聽的話辱罵他、處罰他。 然後,一個概念才漸漸浮上來──原來這是一個受了創傷還沒有得到圓滿解決的靈魂。怨恨中產階級原來是這麼回事。 照理說,美麗少年是1997年拍的片子,這些年來為著這個得獎的影片所舉辦的座談會應該已經非常多場,大致上與會人員會提出什麼問題,陳導演都應該胸有成竹了,這麼平凡的三個議題,他準備的答案就是這樣嗎?那只有一種狀況,就是他所受的傷害太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讓他平息。 我和Sara會後一直後悔沒有給那位富禮的老師聲援,而當會議一結束她很快的就離開了,我們來不及去跟她說話。所以,透過美紅老師的協助,Sara打電話去給 那位 老師,算是一個句點。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濾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z69rzvf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