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5月9日電 題: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里的“警”與“情”
作者 索有為 蔡敏婕
“本來廣東省科技廳原廳長李興華是要帶隊來參觀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但在來的前幾天他被雙規了。”
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主任薛玫對中新社記者接著說:“5天后,科技廳還是按期來參觀了,來的人都很安靜。不過不是李興華帶隊了。”
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坐落在廣州番禺監獄的辦公區里。一年前,廣東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以及省法院、省檢察院的負責人來到這裡集體開展廉政教育活動,從而拉開了基地運行的序幕。一年後,中新社記者走進此地,探訪這個中共官員接受“心靈洗禮”的所在。
走進一樓大廳,一柄“利劍”模樣的吊燈懸在樓頂正上方,以示“利劍高懸”,把“反腐倡廉、警鐘長鳴”八個大字襯托得更加莊重。
在“透明時代”里,觀看巨幕播放貪官被抓的片段時,記者腳下的“地板”被多媒體場景營造出漸漸冰裂的效果,直至墜入“萬丈深淵”。薛玫告訴記者,這是要給人以“如履薄冰”的感覺,警示黨員幹部要走好人生每一步。
“貪腐鑒錄”展廳中間還放著模擬兩人進行權錢交易的雕塑,只要走近指定區域,密佈著的雪亮“眼睛”,就會註視著參觀者,警示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民眾的監督之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記者發現,基地的展廳頗具“粵味”:在貪腐案例的選取上,廣東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占到六成;韓愈、林則徐等曾在廣東任職或廣東籍的清官廉吏故事,也占有相當比例。
“從身邊人、身邊事進行反思,對現實的警示教育意義更大。”薛玫介紹,不少聆聽者表示,聆聽服刑人員現身說法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一次心靈的洗滌。
正在服刑的中山市委原副書記、市長李啟紅在現身說法時聲淚俱下:“我作為一個女兒,連見母親最後一面、送她最後一程都做不到,痛心和自責得不能自拔,只能在半夜躲在被窩裡偷偷流下悔恨的淚水。”
就在半個月前,中山市各單位“一把手”的夫人們一起前來接受廉政教育,基地里的展示讓她們深受震撼。
該基地自2013年4月底正式運行以來,共有844個單位、54355人次到此接受教育,其中廳級官員達4003人次。
記者在展廳的留言本上,看到中共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寫到:“深受教育,基地值得每個黨員幹部參觀學習!”一未具名者感嘆“來此一時,受益終生”。
一些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也主動來此參觀,以“中行天河支行”落款的留言稱:反腐倡廉,警鐘長鳴。本次參觀後使我感悟到在工作生活中,凡事需三思而後行,要嚴謹自律。
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先耀表示,要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警示教育功能,教育引導官員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目前,廣東各地正在建設一批高水平、有影響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這將推進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化、網絡化、經常化”。
“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反腐是個系統工程,我們的教育基地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薛玫說,“通過基地這種立體展示教育,能起到‘打預防針’的效果”。(完) (原標題: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里的“警”與“情”)
- Jun 03 Tue 2014 16:19
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里的“警”與“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